7月24日 渭南文化旅游资讯微报(组图)
摘要:人生是一段旅程,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与每一个美丽景色,都有可能成为一 生中难忘的风景。
近日,合阳县文化和旅游局赴临渭区、潼关、华阴考察学习城市书房、博物馆建设和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陕西网(记者 陈冰娟)人生是一段旅程,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与每一个美丽景色,都有可能成为一 生中难忘的风景。跟着小编了解下今天的文化旅游资讯。
合阳县文旅局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华阴市文旅局开展安全工作大检查
【合阳县文化和旅游局赴临渭区、潼关、华阴考察学习城市书房、博物馆建设和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近日,合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肖鹏带领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和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负责人,赴临渭区、潼关、华阴考察学习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博物馆和城市书房建设等文化和旅游工作。
【临渭区开展“风雨彩虹·临渭70年”征集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充分反映临渭区70年来的沧桑巨变,临渭区开展“风雨彩虹·临渭70年”征集活动。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9月12日,活动内容包括:临渭70年摄影作品及图片征集活动(1949年——2019年)、临渭70年大事记活动和“我和祖国共成长”征文。
【华阴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四防”安全工作大检查】7月份进入暑期以来,气温聚升,旅游业达到了高峰期,为了给广大游客提供一个愉快、安全的旅游环境,华阴市文旅局迅速成立“四防”安全检查组,对全市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涉旅企业及文博单位开展“四防”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组重点检查了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文博单位、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汛期安全防范措施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落实情况。
环北社区参观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书画展览 华裔青少年在仓颉庙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澄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取得实效】近年来,澄城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思路,全面规划,科学管理,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非遗保护工作水平,推动非遗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共有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各级名录,其中国家级名录2个、省级名录9个、市级名录9个;列入各级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19人,其中省级11人,市级55人,县级153人。
【合阳县城关街道环北社区开展“参观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书画展览”】 为提升学生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怀,提高学生们的社会实践综合素质,近日,环北社区联合西农大开展“大手牵小手”暑期系列实践活动,组织暑期教育辅导班的学生、大学生及社区志愿者共计40余人,一同前往艾薇儿文化传媒公司参观渭南市榜书家协会举办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书画巡展。
【西班牙、加拿大、葡萄牙等国家华裔青少年在仓颉庙开展2019“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渭南营研学旅行活动】7月22日,2019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渭南营研学旅行活动在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白水县仓颉庙)顺利开展。由来自西班牙、加拿大、葡萄牙等国家的130余名华裔青少年组成的研学团队,在仓颉庙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文化体验活动,包括穿汉服、习汉礼、祭先圣、游圣庙、写汉字、诵诗书、体验古法雕版印刷等。
首个军地共建文化广场在渭南柿村落成 华山三特索道党支部开展主题党课教育活动
【陕西省首个村级军地共建文化广场在渭南柿村落成】7月23日上午,地处华山脚下的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柿村上空传出激昂动情的华州老腔。当天,军委后勤保障部办公厅王晓旻协理员与柿村党支部书记郭焕民签订红星文化广场交接书。至此,由军委后勤保障部与华州区民政局、财政局共同投资400万元,历时 4个月修建的“红星”文化广场建成投用。这也是我省首个村级军地共建文化广场。
【华山三特索道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课教育活动】7月23日,华山索道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课教育活动。会上,全体党员从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等方面交流学习体会和感悟。会议要求全体党员要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对党忠诚守初心,牢记责任提使命,要对表找差距,有的放矢抓整改,埋头苦干抓落实,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每日景点介绍带你游览渭南山水
【渭南老街】景点介绍:渭南老街是由渭南老街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打造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历史文化名城渭南,处于市区繁华地段。渭南地处关中东部,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陕西东府最大的物资集散地。这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目前,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正日益引导湭河成为渭南发展的几何中心。随之渭南老街文化产业公司提出了依傍湭河建设“老街”的构想。该项目既有通透性,又有便捷性,更有唯一性。
望月楼
望月楼是渭南老街的著名景点,位于渭南市区朝阳大街与滨河大道十字,南小桥东北角。整体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宏伟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整个望月楼建筑恢弘大气,外表俊拔挺秀,可供游人登楼观景、抒怀望月之用,故名“望月楼”。因其建筑风格酷似“西安钟楼”,故又被称作“渭南钟楼”,当地人称“东府第一楼”。
老街牌楼
老街牌楼位于渭南老街北端,北小桥东南角,为渭南老街一期文化项目主要景观,其名由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牌楼是由汉族文化诞生的特色建筑,如文化迎宾门,又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载体。老街牌楼因其地处渭南市区东风大街与老街景区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建筑雕刻精美,成为过往游人参观留影的重要景观,已成为景区一期地标性建筑景观。
秦代文化遗址公园
秦代文化遗址公园位于渭南老街滨河大道南端,是临渭区文物旅游局2015年实施的重要景区建设工程,也是渭南唯一的文化遗址公园。该项目占地47.4亩,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8千多万元,为免费开放式城市公园。
公园以秦代焚书台遗址为基础建设,此处焚书台遗址是全国多处焚书台中唯一留存的一处,现仅存土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园突出“绿色生态”、“文化展示”、“体育健身”三大功能。其中园林绿化建设1.8万平方米,占公园总面积的60%以上,建设有450米绿化长廊,休闲平台,健身广场和上下广场。公园正门设立仿秦、汉式牌坊,青铜大方鼎,喷泉;东边设30米文化墙,南边建设“四书五经”广场,西南设有四角亭,东北区域布局建设地面浮雕和文化柱,共同组成功能完备的城市公园。
秦代文化遗址公园的建成,开启了研究秦代“焚书”遗址和“坑儒”历史的新起点,也为渭南旅游开辟了一个新的景点。到秦代文化遗址公园观光旅游,沿着“焚书”遗址去追寻“焚书坑儒”的历史痕迹。
湭河美景
湭河发源于群山之间,穿越了两岸的美丽。其稠水河发源于石鼓山(又称小华山)南麓,因该山上有一大石,形似石鼓,故而得名。湭河之清水河,发源于元象山,由五渠沟、黄狗峪(清涧河)、小峪河、奓峪河(羊河)、小桥沟等较大支流于花园街道北汇成,到史家村和稠水河相汇入湭。湭河途经之处,集中了渭南的风姿,著名的渭南(即临渭)八景大部分集中于此:象山雨霁,湭河夜月,瑞泉瀑布,丰原秋眺,风门堆雪……。
经由湭河而上,渭南老街景区已成为渭南东入口的璀璨明珠,滚水坝及霓虹灯带将湭河装扮的靓丽宜人,掩卷长思,千百年来,湭河不知疲倦地奔流着,见证着两岸沧海桑田的变化。湭河承载了渭南的记忆,穿越了渭南的美丽,流淌着渭南的传奇,积淀了渭南的文化,渭南因湭河而美丽。湭河长久以来就是渭南的后花园,已成为渭南人的精神家园。
景区特色:老街景区是一座集生态、文化、休闲、娱乐、民俗文化、建筑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城。
景区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滨河大道。
景区级别:AAA级
开放时间:全天24小时免费开放。
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路线:
1.乘车路线:1路、19路、308路在农园十字站下车,7路在育红中学下车。
2.自驾路线:渭南市走朝阳大街转入滨河大道即可,西安方向走连霍高高速公路从渭南东出口离开。
推荐指数:★★★★★
华阴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四防”安全工作大检查。
合阳县城关街道环北社区开展 “参观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书画展览”。
7月22日,西班牙、加拿大、葡萄牙等国家华裔青少年在仓颉庙开展2019“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渭南营研学旅行活动。
华山三特索道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课教育活动。
老街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滨河大道。
望月楼整体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宏伟建筑。
湭河承载了渭南的记忆,穿越了渭南的美丽,流淌着渭南的传奇,积淀了渭南的文化,渭南因湭河而美丽。
走在老街上,路上人来人往,悠然地散步,参观古典的建筑,向往的生活亦是如此。
渭南每日文化旅游资讯微报,由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陕西网渭南站,渭南网每日综合发布。
责任编辑:杨春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