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名县的实施意见
摘要:坚持一盘棋,形成“经发围绕旅游上项目,财政围绕旅游争资金,交通围绕旅游保畅通,林业围绕旅游搞绿化,文化围绕旅游出特色,商务围绕旅游抓服务,宣传围绕旅游树形象,全民围绕旅游聚合力”的齐心协力推动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 共 合 阳 县 委
合阳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名县的
实 施 意 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精神,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全景合阳,推动全域旅游,现就建设生态旅游名县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三个陕西”建设和渭南大华山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机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划引领,龙头先行”的原则,以洽川为龙头,以武帝山(梁山)、印光故居为两翼,坚持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并重,打造精品景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县城为中心的旅游综合服务配套,深入挖掘合阳历史文化内涵,强化宣传营销手段,规划大景区,优化大环境,构建大旅游,带动大发展,使旅游真正成为我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升。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洽川风景区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达标。全县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以上。“十三五”期间,洽川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武帝山(梁山)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达标,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印光文化产业园全面建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合阳,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古莘大地园林化,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合洽路生态旅游长廊建设基本完成,坊镇、洽川镇建成旅游三产服务重点镇,县城旅游服务功能较为完善,全县星级酒店达到5家以上,县域旅游基础设施健全,交通标识明显,景观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服务功能配套,成为集黄河湿地生态游、民俗文化体验游、休闲养生度假游于一体,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成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实现生态旅游名县目标。
三、工作重点
(一)以规划统领全县旅游发展。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富民强县的优先产业来抓,以高品位的旅游规划,统筹指导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以有力举措,推动建设生态旅游名县工作。年内初步完成《洽川景区提升规划》、《洽川景区功能区详细规划》、《合阳县城旅游服务设施和特色街区规划》、《合阳县旅游开发建设用地规划》、《印光故居——罗山寺开发建设规划》、《合阳县古宅老院恢复重建规划》、《武帝山风景区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洽川镇旅游集镇服务区规划》、《坊镇旅游集镇服务区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一经评审通过,要坚持规划为纲,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推动旅游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二)切实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观,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切实加大对洽川湿地、武帝山、印光故居以及全县文物古迹的资源保护力度。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在文物旅游局内组建合阳县文物旅游执法队,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在洽管委内部设立洽川风景区综合执法局,整合洽川景区执法职能,明确职责职能,强化洽川景区规划、建设、利用的综合执法力度,实现洽川景区执法一体化。对盗窃、破坏文物古迹,随意开挖湿地、挖沙取土、毁林伐木、烧荒放牧等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实行严管重罚,构筑和谐美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三)强力推进洽川景区建设。要充分发挥洽川景区开发在建设生态旅游名县中的龙头作用,提升核心地位,强化辐射带动功能。按照“大华山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推进洽川风景区融入大华山战略。以洽川景区门户区、城镇服务区、瀵泉游憩区、生态田园区为重点,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配套,挖掘黄河文化、诗经文化内涵,丰富游乐项目,规范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标准。全面启动A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细化创建实施方案,以创建工作为统揽,扎实推动,不断提升洽川景区的品位和影响力。重视洽川景中村治理,启动1—2个村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促进洽川景区农民增收。
(四)加快武帝山、印光故居开发建设。建议组建武帝山(梁山)森林公园管理处,为林业局下属副科级事业单位。实施武帝山(梁山)南麓造林绿化三年行动计划。按照AAA级景区标准加快武帝山(梁山)风景旅游区的道路、游步道、停车场、标志标牌、公厕、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修复印光故居,加快印祖寺建设,精心策划印光文化馆,打造印光文化产业园。加快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充分发挥其游览休闲养生功能。围绕合洽路,加快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合洽路农业休闲观光长廊,形成乡村旅游示范带。
(五)加快旅游交通建设。加速实施沿黄旅游大道合阳段全线畅通建设,县城——洽川旅游快速干道、县城——武帝山、县城——印光故居、县城——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干道建设;以黑澄路、王皇路、合甘路等为基础,实施道路提档升级,进行绿化亮化,形成县城——(经合洽路)——洽川(经沿黄旅游道路)——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经108国道、合甘路)——武帝山(经王皇路)——王村青石殿(经黑澄路、108国道)——印光故居、罗山寺——县城的全县旅游大环线。高标准建设洽川风景区内旅游码头,为水上游乐项目开展打好基础。完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在城区和各旅游主干线设立旅游指示标志。组建旅游交通公司,尝试开通县城至各景区旅游专线车,方便游客通行。
(六)加快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合阳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试行星级评定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宾馆饭店、农家乐经营管理。加快秦晋大酒店、天合园大酒店、福山大酒店等饭店建设,加快农家乐改造提升,大力开展饭店升星、农家乐创星达标活动。力争通过招商引资在城北新区、洽川风景区、武帝山(梁山)建设集餐饮、住宿、娱乐、养生、商务、度假于一体的星级宾馆、旅游度假村,积极发展红提人家、苹果人家、樱桃人家等休闲农业观光园,提高服务接待水平。鼓励扶持专业公司,强化农副产品精细包装,积极开发果汁类、果醋类、果酒类饮品和方便小食品,大力开发土布、工艺、面花、书法、木刻、石雕工艺类旅游纪念品,逐步形成高中低档、风情各异的特色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方便食品。规划建设合洽路、太姒路漫游休闲绿道系统。在城区、景区规划建设一批新的特色购物街区、特色餐饮街区、特色文化街区、特色娱乐街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支持旅行社通过兼并、重组、改制扩大规模,出台扶持政策,提高外联地接能力。
(七)切实加强旅游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洽川旅游文化研究会、合阳旅游文化促进会的作用,深度挖掘诗经文化、黄河文化、湿地文化、农耕文化、印光文化、民俗文化,举办旅游文化论坛、节庆活动,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组建文化演艺公司,在重点景区设立文化演艺中心,提升文艺创作水平,编排创作旅游娱乐节目和小说、微电影、影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组织文化演艺进景区,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八)全力做大旅游宣传促销。牢固树立“做大宣传营销就是做强旅游品牌影响力”的观念,围绕“合阳旅游、君子好逑”主题形象,创新思维,高端策划,充分利用网络、影视、报刊、书籍、广告、会议、景区联合等多种形式,发挥名人、名诗、名景、名品等效应,集中打响“水秀洽川、诗经之源”、“印光故里、美丽合阳”、“魅力洽川、华夏神泉”、“武帝仙山、天下奇观”等旅游宣传口号,营造宣传攻势,巩固西安、渭南等一级客源市场,占领山西、河南黄河金三角二级客源市场,努力开辟太原、武汉、兰州、银川等周边省市三级客源市场,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客源市场占有率。
四、实施步骤
建设生态旅游名县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3月1日-2014年5月底)。成立建设生态旅游名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合阳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合阳县武帝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评审会。邀请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学者来我县调研考察、座谈研讨,为旅游发展把脉问计。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名县的实施意见》、《合阳县鼓励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合阳县农家乐改造提升实施意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造势,分解细化落实任务,对建设生态旅游名县进行安排部署,营造工作氛围。
第二阶段:重点推动阶段(2014年6月1日-2015年底)。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建设生态旅游名县工作任务表》,实行主要领导挂帅,明确任务时限,集中围绕专项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配套、旅游宣传促销、生态环境建设、管理规范提升等五大方面的薄弱环节,有计划、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全力构建旅游大发展格局。
第三阶段:全面提升阶段(2016年元月1日-2017年底)。严格按照中、省、市、县有关标准和办法,对照工作任务和要求,确保按时完成。积极推动行业品牌申报、行业自律建设,开展景区升A、饭店升星、农家乐达标示范,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旅游环境。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8年1月1日-2018年底)。对照生态旅游名县建设要求,查漏补缺,研究旅游产业发展纵深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落实工作任务,推动旅游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建议成立合阳县生态旅游名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组长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分管领导担任,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宣传文化组、资金筹措组、项目建设组、综合整治组、环境保障组、检查督查组等七个工作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研究策划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对旅游资源开发、重点项目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制订促进和加快合阳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抽调工作人员,负责分解落实各工作组阶段、年度目标任务,严格工作督查和绩效考评。
(二)政策保障。将旅游产业作为县域优先发展产业,以政府主导为主,强力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招商引资为主,着力推动景区游乐项目建设;以创A、创星为主,不断提升景区、饭店、农家乐旅游管理服务质量。落实《合阳县鼓励扶持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意见》,鼓励扶持各类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旅游产业。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对投资兴办旅游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实行一事一议,五个工作日内办结各类手续。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实行优先供给。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给予投资者最大的政策优惠。
(三)资金保障。县财政加大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力度,每年在预算中列支不少于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形象宣传、旅游规划编制、旅游项目策划包装、旅游招商引资、旅游人才引进及培训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积极向上级争取旅游项目资金,以政府投资撬动民间资本。发挥金融企业作用,广泛吸纳县境内外企业和民间资本,形成多元化投资发展旅游的新格局。
(四)机制保障。优化洽川风景区管理体制,整合洽管委与洽川镇机构,完善内设机构配置,明确管理范围和执法主体,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赋予洽川景区管委会一定的管理权限,形成合力,统一管理。武帝山森林公园管理处负责做好武帝山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管理、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等工作。创新印光故居开发管理模式,积极做好印光文化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
(五)环境保障。强化舆论引导,在全县倡导“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观念,使全社会都来“想旅游,抓旅游,干旅游,支持旅游”。对旅游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坚持一盘棋,形成“经发围绕旅游上项目,财政围绕旅游争资金,交通围绕旅游保畅通,林业围绕旅游搞绿化,文化围绕旅游出特色,商务围绕旅游抓服务,宣传围绕旅游树形象,全民围绕旅游聚合力”的齐心协力推动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人才保障。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的旅游规划建设、旅游项目策划、旅游经营管理和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专业对口人员充实旅游队伍。联系渭南职教集团在合阳设立旅游分校,专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提高旅游产品的策划品位和景区经营管理水平。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导游讲解员队伍,各旅游景区(点)都要配备专职讲解员,并接受县文物旅游局统一指导和培训,持证上岗。积极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推行旅游行业资格认证和全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整体素质。
(七)考核保障。把建设生态旅游名县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县生态旅游名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本《实施意见》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定期督查汇报制度,对工作中措施新、进度快、效果好的公开表扬;对工作中进度慢、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影响工作推进的通报批评,并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中共合阳县委
合阳县人民政府
2014年4月23日
责任编辑:马华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