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渭南旅游资讯微报(组图)
摘要:“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今日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深秋将逝,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提醒大家添衣防寒。
10月21日,在举行的第五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暨第二届渭南·北京经济合作活动周上,大荔县人民政府与中商奥特莱斯(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投资10亿元的大荔同州奥莱商业文旅街区项目。
陕西网(记者 杨春波 王倩)“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今日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深秋将逝,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提醒大家添衣防寒。一起来看今天的旅游资讯。
大荔打造同州湖商旅新亮点 澄城文广局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大荔成功揽金10亿 打造同州湖商旅新亮点】10月21日,第五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暨第二届渭南·北京经济合作活动周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大荔县委副书记、县长翟玉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德强、副县长杨小强,县政府办、发改局、经开区管委会、经合局、旅发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受邀的京津冀地区企业代表2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德强代表大荔县人民政府与中商奥特莱斯(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投资10亿元的大荔同州奥莱商业文旅街区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大荔旅游品牌质量,成功打造同州湖商旅新亮点。
【澄城县文广局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工作】10月19日,澄城县文广局召开智慧旅游建设工作推进会,副局长李萍主持会议,华旅集团、渭南电信、澄城电信及澄城县各A级景区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副局长李萍在会上指出,智慧旅游是发展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质旅游和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省、市旅游部门高度重视智慧旅游建设工作,澄城县要善于借用优质资源,与华旅集团、电信公司等积极对接,制定工作计划,研究解决问题,确保按时完成智慧旅游数据平台建设工作,以智慧旅游为抓手,推进旅游产品、旅游服务质量不断升级。
【西藏民族大学前往林则徐纪念馆学习“六个一”“四教育”主题活动】10月20日,西藏民族大学40名师生,专程来林则徐纪念馆参观学习“六个一”“四教育”主题活动。师生们参观一个主题展览“道艺双臻——林则徐王鼎翰墨选”展览;聆听一段历史故事,学习林则徐人生修养格言《十无益》;举行禁毒宣誓、签名活动;体验传统碑帖制作工艺;观看禁毒专题片、家风家训宣传片;最后进行一场庄严肃穆的现场仪式,并向王鼎林则徐塑像敬献花篮。
澄城文化馆召开曲艺队工作安排座谈会 大荔多措并举保护黄河湿地
【澄城县文化馆召开曲艺队工作安排座谈会】10月17日,澄城县文化馆组织召开了曲艺队工作安排座谈会。曲艺队和群文股共23人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县文化馆馆长王敏主持。座谈会上,王敏就近年来澄城县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现状作了客观分析,对加强文艺创作、群众演出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和努力方向。
【大荔多举措保护黄河湿地】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荔段)位于大荔县东部的黄河滩区。是陕西省最大的湿地,也是我国中西部水禽的一个重要的驿站。为了有效地保护黄河湿地,大荔县委、县政府认真组织开展广泛宣传,提高群众意识;对黄河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进行全面普查,并记录在案,研究野生禽类活动规律,编制出考察报告;开展科研监测,提高防疫能力,在保护区内设立管理站、点、经常开展野生动物的监测工作,收集相关信息;加大保护力度,提升湿地功能,严厉查处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毁湿开垦的违法行为;认真搞好湿地内生态林的有害生物防治和护林防火工作;加强野生动物驯养,提高农民收入;积极编制规划、实现项目储备。
【渭南秦代文化遗址公园】秦代文化遗址公园就坐落在渭南城东滨河大道南段,全国仅存的一处秦始皇焚书台遗在临渭区滨河大道南段的“灰堆遗址”,相传为秦始皇焚书处,这也是全国唯一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物证,也是渭南唯一的文化遗址公园。秦代文化遗址公园以焚书台遗址为基础,把历史遗址和公园建设融为一体,使人们在观赏、休闲的同时,领略历史面貌和文化精髓。秦代文化遗址公园占地47亩,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8千多万元。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华山深秋时】秋天在经历了春的生机勃勃和夏的狂风暴雨后,带着象征着春的绿,夏的红以及它特有的黄向我们走来。而每一年秋季的华山,是最美的。秋季的华山,空谷清明,层林尽染,五彩纷呈,细雨初霁时,云雾升腾,浩渺无际,让人如痴如醉。当秋风拂过山峦,华山自上而下流动着丰富而鲜明,生动而绚丽的色彩。
【霜降时节秋色浓】(崔正博)10月22日,渭南市区朝阳公园内的银杏叶子泛黄秋色正浓,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感受秋天的魅力。10月23日19时22分将迎来农历24节气中的“霜降”,气温将进一步降低,天气越来越冷,从初秋的“秋高气爽”步入深秋的“凄凄凉意”。
每日景点介绍 带你游览渭南山水
【北寺宋塔】景点介绍: 北寺宋塔位于蒲城县城内北街崇寿寺旧址内(今县博物馆之后),系密檐式方形砖塔,四面十三级、高约47米,每底边长11米。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造型雄伟挺拔,简洁秀丽,高耸入云,塔身每层檐角处,原均有悬铃,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塔身受损,塔尖失落,悬铃也全部脱失。1985年已全面进行了修复,并安装楼梯至顶层。该塔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级塔身南面开一券门。第二级北面中嵌一块石牌,刻有“诸佛舍利宝塔”六字。从第二级起,每级四面均有三间方柱、斗拱,有的两柱之间还多一斗。自七级以上,均有柱无斗。斗拱以上为横梁、牙子及迭涩出檐。第一、二级迭涩均为十三层,以上各级逐渐有所减少。塔身各级均有券门,多为两面三刀真两假,虚实相间,也有一级只有一孔真券门的。券门两边饰卧式楞窗(九级以上无横窗)。塔身每层檐角,原来悬挂铃铎,遇风响动,声闻全城。塔身第四级南面,中嵌小佛像一尊。塔下北面小庙内,有石刻佛像一尊,还有石牌两块,记载了建塔的历史。
北寺宋塔原来是由商人王信一个人捐银五万两修建的。因为崇寿寺早先没有宝塔,寺僧景深发起建塔,知道北乡延兴村商人王信有钱好施,便请王布施五千两银子,起见个带头作用。王信问景深,修一座塔共需多少银子?景深回答共需五万两。王信便答应由他一人全部承担,并征得家人同意,把款交给寺僧去监修。这一史实,在建塔史上传为佳话。
北寺塔建成后,比南寺塔更为雄伟挺拔,从此双塔并立,昂首天外,笑指白云,为十里古城增添了光彩。高塔的琼楼砖孔,还吸引无数火燕灰鸽,来此栖居繁衍,又造成了“群燕绕塔”飞翔的奇观美景。
景区地址:渭南蒲城城内北街崇寿寺旧址内。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5元/人
交通路线:乘坐渭南至蒲城客车,终点下车, 再乘1路、5路、8路、101路、313路、602路、游4路等公交车到北寺塔站下车。
推荐指数:★★★★★
10月19日,澄城县文广局召开智慧旅游建设工作推进会。
10月17日上午,澄城县文化馆组织召开了曲艺队工作安排座谈会。
会议还组织大家观看了群文股精心挑选的小品节目。
10月20日上午,西藏民族大学40名师生,专程来林则徐纪念馆参观学习“六个一”“四教育”主题活动。
霜降来临,渭南临渭区朝阳公园内的银杏叶子泛黄秋色正浓。(图片来源:渭南日报)
霜降来临,渭南临渭区朝阳公园内的银杏叶子泛黄秋色正浓。(图片来源:渭南日报)
秋季的华山,空谷清明,层林尽染,五彩纷呈,细雨初霁时,云雾升腾,浩渺无际,让人如痴如醉。
当秋风拂过山峦,华山自上而下流动着丰富而鲜明,生动而绚丽的色彩。
秦代文化遗址公园坐落在渭南城东滨河大道南段,相传为秦始皇焚书处,这也是全国唯一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物证,也是渭南唯一的文化遗址公园。
公园正门仿秦风格的建筑特色明显,汉式牌坊、青铜方鼎引人入胜。
北寺宋塔位于渭南蒲城县城内北街崇寿寺旧址内。
北寺宋塔为密檐式方形砖塔,四面十三级、高约47米,每底边长11米。
从第二级起,每级四面均有三间方柱、斗拱,有的两柱之间还多一斗。
北寺宋塔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渭南每日旅游资讯微报,由渭南市文物旅游局,陕西网渭南站每日综合发布。
责任编辑:杨春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