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旅游摘报

7月26日 渭南文化旅游资讯微报(组图)

2019-07-26 17:18 陕西网

摘要:最近这天儿简直就是大蒸笼,出门5分钟,出汗1小时,让人就想啥也不做就在家吹空调,但是空调房绝对不是快乐度夏的高级形式,在美景中感受清凉的自然风才不辜负这一年最好的季节……

近日,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来潼关县调研文创产品创新活动。

陕西网(记者 陈冰娟)最近这天儿简直就是大蒸笼,出门5分钟,出汗1小时,让人就想啥也不做就在家吹空调,但是空调房绝对不是快乐度夏的高级形式,在美景中感受清凉的自然风才不辜负这一年最好的季节……了解下今天的文化旅游资讯。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来渭调研非遗保护和利用工作 渭南市文旅局赴潼关调研文创产品创新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来渭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7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带队来渭,就“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党组成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魏军,内蒙古自治区文化旅游厅副厅长李晓秋;省政协机关二级巡视员刘莜萍;市政协主席吴蟒成,市政协副主席刘巧莲参加。在渭期间,郑福田一行先后来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市博物馆及华州皮影文化园等地,详细了解渭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实地调研黑陶、草编、提线木偶戏、老腔、皮影戏等独具渭南区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来潼关县调研文创产品创新活动】近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光一行来潼关县调研文创产品创新活动。县长于娟侠就文创产品创新活动提出要求,副县长张力以及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青学、党组副书记周敏玲陪同调研。李光一行先后到潼关博物馆、潼关酱菜博览园非遗传习馆考察调研。

临渭区廉政文艺巡演走进崇凝、阳郭两镇 白水县科协电子科普画廊落户仓颉庙

【临渭区文化馆:“颂清风 扬正气”廉政文艺走基层巡演走进崇凝、阳郭两镇】由中共临渭区委主办,中共临渭区纪委、监委、中共临渭区委政法委、中共临渭区委宣传部承办,临渭区文化和旅游局、临渭区文化馆协办的 “颂清风 扬正气”廉政文艺走基层巡演活动分别于7月24日、25晚先后走进崇凝镇靳尚村、阳郭镇阳光社区。

【大荔县文化馆暑期公益培训开始啦】为了活跃少年儿童暑期文化生活,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发现和培养文艺人才,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大荔县文化馆将于2019年8月上旬开展暑期少年儿童公益培训,开设内容:少年儿童涂鸦培训、非遗项目-剪纸培训等。

【白水县科协电子科普画廊落户仓颉庙】近日,县科协电子科普画廊落户白水县仓颉庙。科普画廊的落成,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窗口,在此基础上,仓颉庙宣传形式进一步得到丰富,更适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有利于仓颉庙景区开展传统文化及红色教育活动。

关帝庙景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举行少儿座谈会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扎实做好关帝庙景区安全防范工作】适逢暑期来临,华阴关帝庙景区迎来了旅游旺季,为了切实做好景区安全工作,华阴关帝庙景区对标局党委工作安排和要求,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结合“安全第一”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安全人员针对庙内消防、安防设施进行全面排查。

【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举行少儿座谈会】7月24日下午,为了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生活,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邀请20余名小读者参加了座谈会。本次小读者座谈会以交流互动的形式开始,他们都能积极踊跃发言,将会议带入了热烈讨论的高潮中。

【来临渭区阎村镇西王村看紫薇花海】7月23日,在临渭区阎村镇西王村的1800余亩紫薇花园里,当地村民正在进行日常管护。目前,全市林木种苗生产继续呈面积稳中有升、树种不断丰富、苗木质量不断提高的态势。据统计,今春全市新育苗面积为28907亩,占计划任务30000亩的96.4%。

每日景点介绍带你游览渭南山水

【韩城文庙】景点介绍:韩城文庙坐落在陕西省渭南韩城市老城东学巷,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群。据明《一统志》记载:“韩城县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旧址重修”。《陕西通志》载:“洪武四年知县周吉成重建”。后来虽经历代重修,但庙内主要建筑之结构形状,都基本未变。为陕西省现存十三世纪以来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

文庙坐北朝南,不设南门,共有四进院落。主要建筑以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正谊明道门、明伦堂、尊经阁等构成一条南北长200 米的中轴线。在轴线两侧设有牌楼、致斋所、更衣室、碑楼、碑亭、东西庑、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东西书斋等建筑。庙东西还有名宦祠、文昌阁等附属建筑,并与庙内相通。该庙在建筑设计上强调中轴线相对称的格局,利用层层递进的院落,按功能合理布置建筑,庙学结合,是研究明初地方文庙建筑的范例。

1977年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韩城文庙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城文庙集宋元明清建筑于一身,布局规范,体态恢宏。庙宇坐北朝南,1371年(明洪武四年)做过大规模重修扩建,其占地总面积8400平方米,中轴线长180余米,后存主体和配列建筑共22座,计78间,是14世纪以后中国西部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古建筑群。文庙由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5个主体建筑和4个紧密相连的院落组成。

文庙外有木结构牌坊两座。东坊上书有“德配天地”,西坊上书“道贯古今”。由“贤关”、 “圣域”两门入庙,门口竖有“文武百官军民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石,南边的“万仞官墙”雕有体态生动、凌空欲飞、琉璃放彩的5条龙,其形象之逼真、工艺精美。两边有鲤鱼嬉浪砖雕,风急浪高,鲤鱼腾跃,这飞龙跃鱼,寓有英才辈出之意,同时也暗示着封建社会的“儒童”一旦金榜题名, 便如这跃过龙门的鲤鱼,可飞黄腾达、前程无量。

建筑

棂星门:“棂星门”为文庙正门,其门为悬山式,由3座木牌坊组成,五昂重拱,补间辅作分七、五、三朵,饰以龙凤、仙人、狮马、花卉等。立柱直通屋外,俗称通天柱。顶饰琉璃盘龙,花卉套筒和宝葫芦攒头。过此门,进入第一大院,院内古柏参天,树木成荫,鲜花盛开,清新雅致的环境使人赏心悦目。门前有“泮水”,水上有“泮桥”。院东西两侧有对称的“更衣亭”、“致斋所”,这是祭孔前净心浴面、理衣整冠的地方。两边对称的6座牌楼,分别记载着历代重修该庙的概况。

戟门:院北三间为“戟门”,过“戟门”,进入第二院,正北面为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这是列放孔子牌位的地方。文庙院内有古柏33棵,叶茂枝繁,馨香四溢。第二院建筑呈凹形,布局紧凑、结构严谨。

明伦堂:出角门,进入第三院,明伦堂宽敞明亮,堂正上方高悬着“师道尊严”的大字匾,字体苍劲深厚,这是当年“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院两侧各有7间廊屋,分别为掌酒司、典库司,当中两边置有东西碑林。

尊经阁:穿过明伦堂,来到第四院,拾级而蹬即为“尊经阁”。台高3.65米,阁为重檐歇山顶,周有四廊,明楹十八,补间辅以华拱,琉璃雕花脊,鸱吻而尾卷,结构恢宏,颇具气势。绕台而望,古城风貌一览无余,尽收眼底。韩城文庙还是韩城市博物馆的所在地,馆内陈列了历代珍奇,无有断代。展馆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分文物精品、古代工艺、历代名人、石雕、石刻和临时性5个展室。其中珍贵文物500余件,官藏文物多达万余件,位居陕西省县级博物馆之首。

五子登科古柏:韩城文庙中柏树繁多,总计33棵,叶茂枝繁,馨香四溢。二进院中有一株一千五百年的古柏,此柏历经千百年,依旧孤绝而挺拔,生机盎然。这棵千年古树因宛如五指的古柏枝干上惟妙惟肖、自然天成的动物造型以及其寓意“五子登科”的深意,在年节假日民众会来烧香祈福。除在树干上绑祈福带外,游客还争相触摸,祭拜祈福,以求汲取其灵气,祈求好运。在文庙内,除韩城本地人外,还有来自周边的游客前来祭拜祈福,他们大多携家带口,带着孩子前来祈求学业顺利。

景区地址:陕西省韩城市老城东学巷

景点特色:韩城文庙集宋元明清建筑于一身,布局规范,体态恢宏。是14世纪以后中国西部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古建筑群。文庙由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5个主体建筑和4个紧密相连的院落组成。

联系电话:0913-5198228

开放时间:08:00-22:00

门票价格:60/人

交通路线:汽车/公交:在韩城市新城乘101、102路公交可达。火车:韩城火车站坐101路到南关(终点站,车费1元),到斜对面换乘102路,三站就到了东学巷口,步行3-5分钟就可到达文庙。

推荐指数:★★★★★

临渭区文化馆:“颂清风 扬正气”廉政文艺走基层巡演走进崇凝、阳郭两镇。

大荔县文化馆暑期公益培训开始啦。

近日,白水县科协电子科普画廊落户仓颉庙。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扎实做好关帝庙景区安全防范工作。

来临渭区阎村镇西王村看紫薇花海。

文庙坐落于陕西韩城市老城东学巷,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群。

文庙内明伦堂。

文庙内尊经阁。

文庙内五子登科古柏。

渭南每日文化旅游资讯微报,由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陕西网渭南站,渭南网每日综合发布。

责任编辑:杨春波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