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攻略 吃在合阳

合阳踅面

2018-08-13 09:38 合阳旅游网

摘要:合阳最有特色的小吃踅面也起源于坊镇,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汉朝初年,魏王豹反汉,韩信奉命出兵平叛,准备在洽川的夏阳渡军。假如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让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荞麦又有清热利尿之功效,当地群众便纷纷效仿,在原来简单食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把大饼切成细条,吃时在锅里稍煮,捞出来加

轩面是

合阳最有特色的小吃踅面也起源于坊镇,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汉朝初年,魏王豹反汉,韩信奉命出兵平叛,准备在洽川的夏阳渡军。假如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让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荞麦又有清热利尿之功效,当地群众便纷纷效仿,在原来简单食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把大饼切成细条,吃时在锅里稍煮,捞出来加上调料,更加好吃。“踅”即“折足”,是个会意字,在关中方言中是“转来转去”的意思。因为踅面从活面、摊饼到下面、捞面甚至放调料的每一个程序,都有“踅”的动作在里边,因而得名。

说起来,这个“踅”字也是有一段故事的,“踅”字本身是个冷僻字,清代合阳有人编了一本《土音杂字》,出于好心,找了一个古音又读“xué”的“页”字来为“踅”字注音。但不想知知道这个古音的人实在太少了,结果弄巧成拙,大家都按本音读“yè”,而没有人读“踅xué”,外地人到合阳更是按字读音,这样一来,便把“踅面”弄成“页面”了,实在是一大误会。

后来又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改进,加入了“猪油辣子鱼儿粉,花椒酸醋生葱花”,使踅面这一食品发展成为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小吃。在合阳到处都可以吃到踅面,而数坊镇踅面最为正宗。
       现今,踅面已成为合阳县独有的地方风味食品,它的主料是荞面,分为磨面、和面、摊面、切面、下面五道工序。和面的大瓷盆一次可盛四五十斤面粉,面糊讲究搅拌均匀,稀稠得当,摊面用特制的铁鏊,重达40余斤,舀一勺面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子按顺时针方向划开摊平,“踅面”即由此得名,饼子烙到七八成熟时,揭起晾在阴凉处,等面饼完全凉后,切成细条,讲究切成面宽窄要一样,四棱见线,才显功夫,吃时把水烧开,水中放盐少许,抓一把切好的面投入锅中,用筷子顺锅一搅,便可捞起(可干吃,亦可带汤吃)然后调上大油(白油),大油辣椒(红油)、清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捏葱花,便可食用了。
       踅面因食用方便,味美价廉,尤以酸辣出头,适合北方人口味而成为合阳“第一小吃”。合阳人不分男女老少,上会赶集,都喜欢吃一碗踅面,吃得满嘴红油,煞是羡人,即使是大姑娘小媳妇,丝毫也不觉得难为情。逢年过节,不少人都要做几十斤,用来招待亲朋好友。踅面一年四季都能进食,“夏吃解乏困,冬食驱冷寒”,常吃可以降血脂,平血压,治便秘,调胃润肠,既治病,又保健。踅面在合阳各地都可吃到,而数坊镇最正宗。

 

 

合阳轩面

合阳踅面

踅面

合阳踅面

学习

合阳踅面

 

责任编辑:张珂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